站内搜索:
今天是:
  • 您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新闻 > 信息详情
岭南风情刻上紫砂壶  2012/10/12

  古祠留芳、鹅潭新韵、花地仙缘、西关商廊、荔湖览胜、西来禅宗……西关一幕幕风情,一个个景色,以简洁的线条呈现在紫砂壶上,令岭南的风土人情趣味横生。西关文化自古与紫砂壶结下不解之缘,清末海山仙馆主人潘仕成的特制“潘壶”成为岭南题材紫砂壶的代表。而近年,无论是荔湾新八景、西关风情,还是岭南景象,这样的题材开始出现在紫砂壶上,为古朴的紫砂壶带来一股来自广府文化的清风。

  “潘壶”聚岭南风情

  西关与宜兴紫砂壶有深厚的历史渊源。在北宋时,西关已自产陶壶,并与宜兴紫砂壶一同被远销到海外。由于荔湾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,十三行也曾成为清代中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,继而带动了紫砂文化在西关的流传和兴盛。

  清代的时候,西关与紫砂的关系更为密切。闻名于世的西关海山仙馆是清代商贾潘仕成颐养天年的别墅。潘氏除了是个富商,同时也是一个大收藏家,而且品位极高,颇有文人雅兴,来往者也绝无白丁。每日与名人雅士相聚赏画,自然少不了品茗。对艺术品的高要求,自然令潘仕成也不落俗套,自有自己的品位。因此对紫砂壶情有独钟的潘仕成开始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设计画图,并在宜兴定制各种紫砂壶来馈赠给自己身边的友人。对广府文化有很深情结的西关人吴家荣发现,潘仕成所喜爱的均为文人壶,雅气十足:“壶的款式都很特别,多为‘一手壶’,就是一只手就可以握住壶来把玩,可见他们除了用壶冲茶外,更重要的是作为赏玩之物。而壶多为素面素身,符合了文人以简为美的审美意趣。”这些由潘仕成设计的紫砂壶,盖沿均打有“潘”款,以便于记认,因此世人也称其为“潘壶”。尽管现在留存的“潘壶”很少,但吴家荣推断其上肯定不乏岭南风光、西关风情。

  新“荔湾八景壶”传广府文化

  正因为“潘壶”的启发,吴家荣也想把新的荔湾风景刻上紫砂壶,延续这种“潘壶”的岭南紫砂壶传统。因此从2000年开始,他每年设计一两款新的紫砂壶,至今已经完成了几个系列,均是有浓浓西关风情的题材和画面,并有巧思在内。譬如“古祠留芳壶”为井栏壶型,宣传陈氏书院陈家祠,因形似井口护栏而得名,又称思源壶,意在勉励后人饮水思源,不忘先人建祠之功,谨记训导,勤思勉学;“鹅潭新韵壶”为鱼浪壶型,把白鹅潭烟波浩瀚、月涌江流的景色与壶型陶艺完美结合,融为一体,展现美轮美奂的鹅潭夜色;“花地仙缘壶”为圆方壶型,刻画的是黄大仙祠,体现的是方圆相接、和谐共济的思想,教人处世为人,万物共生;“西关商廊壶”为宫灯壶型,绘刻了上下九商业步行街张灯结彩的热闹场面,反映了自古以来西关繁盛的传统商贸氛围等。

  在吴家荣的书房里,记者看到了“五秀壶”。马蹄、莲藕、田螺、虾米,这些水乡特产以拙朴的方式出现在紫砂自然的肌理上,朴实无华,别有风味。“记得以前的旧西关,泮塘的水很浅,这些田螺、小虾米随处可见。”吴家荣回忆起旧日的西关、自己曾经的童年往事,言语里有浓浓的向往。正是这份西关情结,让他愿意做一个西关文化的传播人,编写多册《紫砂壶与普洱茶》,把最美的广府文化展现在紫砂壶上,渊远流长。

来源:广州日报
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