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保存得太完整了!”看到摄像机从水下传回来的沉船画面,中国首批水下考古队队员、资深水下考古专家栗建安忍不住一声惊叹,“这次,我们终于没有迟到。”
象山“小白礁Ⅰ号”沉船,堪称继“南海Ⅰ号”、“南澳Ⅰ号”之后的重大水下考古发现。今年5月11日,这项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,并于日前进入水下探摸阶段。
一艘百年沉船打着“哈欠”,慢慢苏醒。走进沉船考古现场,翻开的是一本斑驳的史记。
最完整的古沉船
船沉大海,汪洋一片。
我们从石浦港坐上轮船,往东南方向大约航行26海里,一路风大浪高,颠簸了近两个小时,才抵达象山最东南的岛屿渔山岛。
渔山列岛由13个岛屿和41个海礁组成,小白礁就是其中的一个。
上岛后,我们换乘了轻便的渔船,几分钟后就爬上了“小白礁Ⅰ号沉船”考古平台,它设在一艘飘浮在沉船遗址正上方的轮船上。船体已堆满了厚厚的潜水衣、氧气罐等水下考古装备。我们到来时,今天的第一批水下考古队员已在海底探摸,画面一个接一个回传到指挥室。
水下拍摄的画面并不清晰,一些较粗的龙骨、肋骨等船体构件依稀可辨。而一个防水手电筒扫过处,有“中国蓝宝石”之称的一件青瓷器跃入画面。它就在游弋的小鱼间,露出半个脸,一半身体被海底附着物掩盖着,却掩藏不住细腻饱满、光亮迷人的色泽。
“看来今天天公不作美!”考古队队长林国聪有点忧心,“小白礁Ⅰ号沉船”遗址位于水下18米至22米深的地方,现在海面上风浪渐渐大起来,搅浑了水,水底能见度很低,画面上只能看到昏黄一片。
林国聪还记得,水下考古队员第一次下水时,看到沉船所处的海床南高北低,沉船就散布在长23米、宽约11.2米的范围内,表面为海蛎壳夹沙堆积,仅仅露出桌面大的船头。
“一看现场保存得如此完好,我心里窃喜。我们与偷盗者抢得了时间。”说到发现沉船,考古多年的林国聪很兴奋。他说,这意味着所有文物都是沉船时的模样,复原度会很高。
林国聪带着我们来到储存出水文物的仓库,小心保存的沉船瓷器、陶器色彩依旧,仿佛时间还停留在那一天。工作人员拿着一个酱釉陶盖小心地清理表面的贝壳残迹,除了釉色有点褪去,陶体仍相当完整。而在一旁一字排开的青花瓷更是完整如新,推断是船上的一批货物。
“一个多月来,我们已从水下发掘出文物500余件了,而且很多文物连裂痕都没有,算是这些年水下考古发现中,保存最完整的遗迹了。”这为清代晚期中外贸易史、近代海外交通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。
捞上岸的秘密
它怎么了?它从哪里来?又到哪里去?
在考古平台上,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研究专家李军也许怀着同样的心情,她一直盯着这批青花瓷器,大部分器物底心带款,以“道光年制”篆书款居多,也有一些打着“嘉庆款”的。“可以初步推测沉船应是清代道光年间或偏晚时期的。”
李军发现,这些碗、杯的大小形制相同、按年代统一、批量置放,从其特征来看,该是景德镇民窑烧造,且没有使用过的痕迹。这也验证了之前考古专家的观点,这艘沉船为当时的运载货船。
在一堆“青色”中,一个紫砂壶特别显眼。它在这艘船上独一无二,也许是当时船主的生活用品,特别是上面落款“孟臣”,是明代崇祯到清康熙年间的制壶名家。如真是出自孟臣之手,应该价值不菲,那么船主的身份也变得有意思起来。是不是一代巨商,或名家之后的儒雅人士?一个问号又埋下了。
“沉船还收获了些许罐、砚台、印章、银币等器物,数量较少,部分有使用痕迹,这些都承载了很多故事,等待我们一一去发掘。”李军注意到的是一枚西班牙银币,它为何出现在异国他乡呢?
又一个猜想。
18世纪时,西班牙国力仍很强盛,这种银币是在墨西哥铸造,在东南亚商品贸易流通中都是作为硬通货流通的,以前在中国沿海考古中也曾有出现。它再次印证了宁波是个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。
“眼下可以肯定的是,船是从宁波港口出发的。”这个结论缘于船舱里默默不语的宁波特产梅园石。
在一个临时搭建的超大浸泡池里,我们看到了第一块出水的梅园石,它呈暗红色,表面很粗,有60厘米宽,80厘米长。梅园石是一种很罕见的建筑石材,在宁波已开采了近2000年,是制造石雕、石碑的上等石材。日本奈良市的东大寺石狮子、般若寺的十三重石塔,都是由这种石头精琢细凿而成的。
“出水的这些梅园石,经过了初步加工,排列得那么整齐,说明是准备卖的货物。”一位考古队员分析说。
“不过,至今发现的文物还是不能断定小白礁Ⅰ号到底驶往何处?而沉船的原因更是一个谜。可能有很多种,有一种说法是起火,因为船上发现了火烧痕迹明显、碳化程度较高的焦炭。”李军说,也许正因为有这些美丽的“遗憾”,才让那些沉船显得更加迷人。
勇敢者的探索
早上九时多,水下考古队员许超穿上潜水服,带着全面罩,跳入水中。
一说到海底世界,我们浮想联翩,湛蓝的海水、五颜六色的海鱼和五彩缤纷的海底植物,那么水下考古应该是种享受吧。然而许超传回指挥室的画面,却打破了我们美丽的假想,很长一段时间,画面里只有一片漆黑。
“水下考古神秘而凶险,更像是一场‘勇敢者的游戏’。”队长林国聪最有发言权。
曾经轰动一时的“南海Ⅰ号”是整体打捞上来,再进行考古发掘,而这次的“小白礁Ⅰ号”是直接在水下发掘,不得不面临气象条件、洋流速度、水文环境、潜水技术等多种问题,危险性高,难度也大。所以,林国聪从头到尾一直紧紧地盯着画面,以便需要的时候,给予水下队员及时的援助。
“如果水下能见度好,可以搜寻。但是东海的能见度并不好,基本上5米以下就是漆黑一片了,眼睛起不到任何作用,所以都是靠手探摸。”林国聪指着画面说道,当时在调查沉船地点时,就这样一点点摸出来的。
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,水下作业的许超就开始往上浮,这时,林国聪才松了一口气。
“水下时间不能太长,考古等于跟时间抢时间。”林国聪说,每下潜10米,身上就增加一个气压的压力,压力越大,得潜水病的几率越高。潜水病就是惰性气体会随着水下的气压被挤压到血液中去,可能导致骨头坏死、脑血栓等病症。所以,考古队员下水一次上岸后,除了要补充一定的热量和营养,还必须到减压舱内把有害气体置换出来。
上浮的过程是个缓慢而细致的活,需要浮浮停停,直到全部露出水面,时间远比下去时多。
“水下考古工作人员工作完成后不能直接上岸。因为气压的原因,要保证人体和外环境压力平衡,一般工作人员会上浮5米后即稍停,如果直接上岸,危险很大。”林国聪解释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