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有网友在微博上晒出了一组形态各异的建筑物:有哈尔滨的“冰壶”,南昌的“青花瓷”,无锡的“紫砂壶”,合肥的“大鼓”……建筑物由于造型贴合城市风格,网友给出的评价是“建筑类型学的突破”。昨日,记者终于见到了这个正在建造中的庞然大物,蒙在面纱之中的“紫砂壶”犹如一位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的姑娘。
昨天下午,记者在通往南泉的路上看到了正在建造中的“紫砂壶”楼,虽然还被蒙在防护网中,但是依稀可以见到它的轮廓:两只像鼎一样的底座,向内凹起的弧度曲线,中间被掏空,建筑的中上部还有一只“撅”起的“嘴巴”,建筑物已经基本显现出“壶”的身形。工地周围没有遮挡物,寒风吹来让人忍不住打起趔趄,但是现场的工人却忙活地热火朝天,人人只穿一件单薄的外套。“为了尽早把这个‘紫砂壶’造出来,我们一刻也不能懈怠啊。”弯着腰拾掇钢筋的李师傅告诉记者。
这个大“砂壶”究竟是个什么建筑?有什么用处呢?记者带着疑问找到了现场的项目负责人。他热情地指着项目部墙上的效果图介绍道,“建好了就是这个样子,紫色的外观,银色的内弧,看起来是不是很有型?”在“紫砂壶”的旁边,矗立着刚刚荣获“全球最佳高层建筑奖”的央视新大楼图片,二者相得益彰,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。
据介绍,“紫砂壶”是今年开建的,预计12月底会完成钢结构“封顶”,进度顺利的话明年会正式投用。该负责人表示,这个建筑主要作用是作为形象展示使用,并不具备较高的使用价值。“中间已经被掏空了,造型也不是规整的,因此使用面积较小,主要还是用来观赏。”相关人士透露,建成后的“紫砂壶”有望作为滨湖区的“形象大使”,四周可能会建造一个休闲娱乐广场,以供市民眺望太湖、放松身心。
以上内容来自:江南晚报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