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内搜索:
今天是:
  • 您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新闻 > 信息详情
紫砂壶师出名门必属精品?NO(图)  2012/8/9

南都漫画张建辉

  同是紫砂壶,“出身”不一样,身价差数百过千倍(详见南都8月2日报道)。最近,有制作紫砂壶近40年的大师向南都记者透露,行业内也有“潜规则”,有些紫砂壶虽然身披名家的“马甲”,但并不一定是精品,或许是其学徒造的。因此,他建议紫砂壶收藏爱好者还是要回归壶本身,需考究用泥、形状、用工和款式。

  潜规则1:徒弟造壶冠师傅大名

  紫砂壶市场走一遭,不难发现同样的紫砂泥材料,做工差不多的基础上,有些紫砂壶低价无人问津,而有些只要被冠以某名家或某国家认证工艺师之作,价格远高于行情,甚至可以炒到几十万到百万的高价。不少刚入门的藏家,都只是冲着一个名号求购。名师出品必属精品吗?所谓手工紫砂壶制品,讲求精,大批量生产情况下能否保持“精”呢?

  带着这些疑问,记者采访了从事手工制作紫砂壶近40年的行家林先生(化名)。林先生毕业后就到紫砂壶企业工作,在那里掌握了烧制紫砂壶的技艺。因为对紫砂壶的了解,常有熟人让他帮忙鉴定紫砂壶。

  “现在大多名家制品,都是大师工作室的学徒做的,最后再给大师盖上自己的章。”林先生一语道破行内“潜规则”。据他回忆,早在上世纪80年代紫砂壶在港澳台刮起热购风的时候,名家之作的称号已成为了“虚名”。1985年左右,因为政策的宽松,港澳台同胞们争相抢购宜兴出产的产品。紫砂壶的价格也因此被炒高了。林先生笑言,当时作为工人,自己在生产的时候都不知道是好东西,倒是别人当宝,自己当草了。

 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,名家纷纷成立工作室,培养学徒。这时名家退居幕后,制好模具,让学徒们按模制作,关键时候提供技术指导。学徒制成后,统一盖上名师所属的印章,名师之作就这样出炉。

  潜规则2:金钱买来的鉴定

  除了“师出名门”,还有部分紫砂壶是通过名人签名鉴定来跻身“上流社会”。但林先生提醒,名人鉴定也未必真。据他所知,有收藏家重金收藏了某已逝大师的名作,特意找到了大师的后人评鉴。“评鉴的人会投其所好,收了钱就签了名作为认定。”林先生说,这也是行内的默契。

  商场上出售的紫砂壶,除了带有制作者的介绍,还附有制作者具备国家认证工艺师资格的说明。他提醒这不代表该壶就是好壶,值得高的价钱。在林先生眼里,交上万元考来的职称,都是可以用钱买来的,并不实在。

  行家建议

  鉴好壶需回归本源

  不看名气,那要怎么鉴壶的好坏?在林先生看来,名师出产的也不一定就是好货。有些没名气的民间高手做出来的紫砂壶同样也让人叹为观止。但由于市场对名气近乎畸形的追求,往往导致购买者忽略了紫砂壶本身,这些民间高手的好作品就这样被市场忽略。

  “以壶论壶,就这么简单!”林先生认为由历史名气等引发的收藏价值都是后来附加在壶本身。鉴赏紫砂壶,还要回归壶的自身。所谓壶,作为泡茶的器具,就需考究用泥、形状、用工和款式。

  首先应该关注紫砂壶所用材料,是不是采用最好的紫泥,这影响到壶的透气度;其次是看形状好否,是不是平衡;除此之外,还要把手伸进壶内,摸遍壶内,不割手平滑则说明壶烧制不错。

  林先生建议真正想买到好紫砂壶的人,不要看名气,就只看壶的本身和制作工艺。当它具备一个壶应该有的实用功能,就是一把好壶。

来源:南方都市报

关闭窗口